哈尔滨慈善总会 
  • 哈尔滨市南岗区嵩山路20号
  • 0451-82629955
  • harbin_charity@sina.com

慈善园地

首页/慈善园地

理论探讨

企业的战略性慈善行为分析

2008-12-11

企业的战略性慈善行为分析


  2008-08-11

企业慈善行为的实质是企业承担某些社会责任,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实体,为股东尽可能多地创造利润是企业管理者的唯一责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然导致成本增加和削弱企业竞争力。美国战略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将竞争优势理论运用于企业慈善行为的分析,认为企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竞争环境,企业慈善行为则可以改善企业竞争环境;另外企业竞争力并非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数量,而是取决于要素生产率的高低,企业通过捐赠改善竞争环境(如教育与基础设施等)是间接推进了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而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波特又指出并非企业所有的慈善行为都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只有当企业的支出既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时,企业慈善行为才能与股东利益一致,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目标才能兼容。波特将这种企业慈善行为定义为战略性慈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战略性慈善行为的要义在于其除了产生社会效益以外,还要具有不断改善和提升企业竞争环境因素的能力或潜力。波特认为企业战略性慈善行为对竞争环境各方面(即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条件、区域市场规模和完善程度以及政府效率等)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社会转型时期慈善行为的分散特征和纯公益状态急需改变,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企业发挥其独特的力量和优势,愈来愈多的企业接受了“企业公民”理念。

对此问题,社会学界也有相类似的看法。社会学家通过对“法人社会网络生产”的研究揭示了这样一条定律:企业通过与自身利益相关网络的扩大化和丰富化,来促成企业价值链的生长。企业在以“利他”为价值的基础上,在市场上的慈善行为自然地具有了社会网络生产的功能。实际上,企业慈善过程就是企业使用慈善资源,将潜在的利益相关人建构到企业社会网络的过程,进而促进企业价值链的生长。此见解可谓与波特的战略性慈善行为理论有共通之处。

本文摘自原上草论文发表网                作者:佚名

版权所有:哈尔滨市慈善总会 维护管理:哈尔滨龙浩信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CP备案::黑ICP备13002023号-1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嵩山路20号邮编:150090 总机::04518701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