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慈善总会 
  • 哈尔滨市南岗区嵩山路20号
  • 0451-82629955
  • harbin_charity@sina.com

慈善资讯

首页/慈善资讯

慈善资讯

生命的礼物

2013-03-18
生命的礼物——一个地方慈善组织的社会责任实践
                                                      2011年09月05日 11:05:45
 

  核心阅读

  在哈尔滨这个经济并不太发达的地区,汇集2500万款物开发公益项目,触及真正需要救助的角落,用慈善为城市献上生命的礼物———完成这一过程,哈尔滨市慈善总会仅仅用了3年。这一切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在这个仅十几人负责日常项目的慈善组织里,公信力是它的核心。所有运作都在一个纯粹透明的“玻璃缸”中进行,每一步都要严格遵循一个“硬杠”,每一分钱都不容浪费与污染。一个地方慈善组织能够在任何时候具备接受公众考验与判断的自信。

  慈善组织究竟应当如何扮演好一个社会角色,这个问题指向所有慈善事业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哈尔滨市慈善总会提供了一次值得各方面深思及剖析的社会责任实践。

  (因涉及个人隐私,文中部分被访者使用化名)

  

  一个“捐友会”的终极选择

  6年里,王世龙带着“捐友会”走过了一站又一站。最终,他们在这个只有13名核心成员组成的哈尔滨市慈善总会里落了脚。

  如果从未真正接触慈善,可能很难理解这样一群人。

  “捐友会”,这是在听完王世龙的讲述后,记者为这个团体取的名字。像“车友会”、“驴友团”一样,这个由50多名成员组成的团体拥有教师、学生、医生、商人、公务员、记者等各种身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捐助。“我们这里没有大富大贵的人,大家都是平时工作赚钱,再出钱帮助别人。”王世龙说,“每次活动,团体里可以出到几万甚至十几万元,应该算是比多的少,比少的多。别问大家图什么,其实就是一种习惯。无论是一分钱还是一分力,心远比钱更重要。”

  王世龙做的生意并不算大。作为“捐友会”里的核心人物之一,他与绝大多数成员一样,谈及捐助的事儿,总显得不善言辞。这个热心的男人曾不断奔走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寻找需要帮助的人。很快,他结识了更多朋友,“捐友会”开始形成规模,并与慈善组织合作开展援助。慈善作为一项事业,开始在他心里扎根。

  所有成员对捐助的事十分慷慨,但要求却近乎苛刻。6年间,“捐友会”与很多慈善组织合作过,但最终,他们在一个叫哈尔滨市慈善总会的地方落了脚。

  嵩山路58号。在这幢反复被修整过的旧办公楼里,换届后独立运作仅3年的哈尔滨市慈善总会只有十几名工作人员,“蜗居”在一层楼里,很多人的办公室是将原有的一间房隔成两间。无论是会议室还是办公室,用的都是其他单位10年前淘汰下来的、带有斑斑伤痕的桌椅。会里的办公经费始终从严把握,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

  总会超过一半工作人员是离退休老干部。王世龙最初发现,每当有捐助者离开,老人们总是会主动送到楼梯口。无论是网上银行还是电话捐款,这个地方永远主动为捐助者提供最便捷的途径。关键是,这个组织的很多项目,往往超出“捐友会”的想象。

  “助残行动中有一项送轮椅、盲杖的助行计划,当时很多人说,一个轮椅、一根盲杖,还有人买不起么?”然而,当一位瘫痪多年、从未坐过轮椅的老人被推出老屋,阳光下,老人干涸的双眼竟泪流满面。这一幕令王世龙感触太深。被市慈善总会“挖”到的所有受助对象,每一部脆弱的身世经历都是血肉相连。

  “捐友会”对市慈善总会的信任开始转为一种依赖。他们提出的任何一个要求,总会里立刻有人默默去安排。无论是到敬老院、孤儿院还是下农村,再艰难的调查、沟通与安排,总会所有工作人员都亲力亲为、妥帖细致,从未有过任何纰漏。能把所有款项弄得明明白白,让“捐友会”所有人满意放心,并合作两年之久,市慈善总会是他的合作者中唯一一家。

  这个小团队在市慈善总会落脚后,壮大的不仅是规模,还有所有人的初心与希望。
初心与力量

  “在反对传言时,我们也慢慢接受了其中的一点点积极因素。如果没有破除传言的力量,就不可能追究到真相。”市慈善总会表示。

  面前坐着的是一个操着上海口音、干练精瘦的老人。面对一连串敏感话题,老人的态度十分诚恳。他叫方存忠,3年前从市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便成为市慈善总会的会长。

  未正式退休前,方存忠便加入到市慈善总会。他给自己和其他几个一起打拼的老同志定的规矩是:正式退休前,义务干活,不拿会里一分钱。退休后,只拿月平均1000多元的补贴。在这个每一分钱都必须仰仗公众善意与信任的“特殊单位”里,正式员工的薪水也不到2000元。

  哈尔滨这座城市并没有令这位想法甚至有些单纯天真的老人失望。方存忠接手市慈善总会短短3天,就赶上汶川大地震捐款。当时,会里只有3名老干部,他们被安排与另外两个政府慈善组织进行募捐,但最终,市慈善总会得到的捐款数额最高。那几天,总会把所有捐赠名单通过媒体公布出来,并从别的单位借了两名会计,在捐款现场摆了一长串椅子供捐赠者休息。慈善事业在这里,原来有着极其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慈善系统的信用建立是从上到下,但瓦解却可能自下而上。面对社会上流传着许多针对慈善机构的传言,方存忠坦言,在正式接手之前,满腔热情的他便意识到,慈善一直在争议中生存。不可否认的是,一旦慈善组织的信任危机产生,所有地方慈善都应当积极作出反思,而不是沉默与回避。

  不过,并不是所有组织都有这种底气与力量。当初,市慈善总会从政府部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民间慈善组织。所有人都怀有这样一颗初心:要靠公开、公平、公正的公信力,将这个组织做得完全不一样。

  方存忠对记者说,“为了慈善事业,我想我有必要站出来说些什么。我能保证的是市慈善总会的公开透明与公平、公正,保证我们为这座城市所做的慈善事业是清白的。然后,我们将一如既往。”

-->                                                       2011年09月05日 11:05:45
 

  核心阅读

  在哈尔滨这个经济并不太发达的地区,汇集2500万款物开发公益项目,触及真正需要救助的角落,用慈善为城市献上生命的礼物———完成这一过程,哈尔滨市慈善总会仅仅用了3年。这一切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在这个仅十几人负责日常项目的慈善组织里,公信力是它的核心。所有运作都在一个纯粹透明的“玻璃缸”中进行,每一步都要严格遵循一个“硬杠”,每一分钱都不容浪费与污染。一个地方慈善组织能够在任何时候具备接受公众考验与判断的自信。

  慈善组织究竟应当如何扮演好一个社会角色,这个问题指向所有慈善事业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哈尔滨市慈善总会提供了一次值得各方面深思及剖析的社会责任实践。

  (因涉及个人隐私,文中部分被访者使用化名)

  

  一个“捐友会”的终极选择

  6年里,王世龙带着“捐友会”走过了一站又一站。最终,他们在这个只有13名核心成员组成的哈尔滨市慈善总会里落了脚。

  如果从未真正接触慈善,可能很难理解这样一群人。

  “捐友会”,这是在听完王世龙的讲述后,记者为这个团体取的名字。像“车友会”、“驴友团”一样,这个由50多名成员组成的团体拥有教师、学生、医生、商人、公务员、记者等各种身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捐助。“我们这里没有大富大贵的人,大家都是平时工作赚钱,再出钱帮助别人。”王世龙说,“每次活动,团体里可以出到几万甚至十几万元,应该算是比多的少,比少的多。别问大家图什么,其实就是一种习惯。无论是一分钱还是一分力,心远比钱更重要。”

  王世龙做的生意并不算大。作为“捐友会”里的核心人物之一,他与绝大多数成员一样,谈及捐助的事儿,总显得不善言辞。这个热心的男人曾不断奔走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寻找需要帮助的人。很快,他结识了更多朋友,“捐友会”开始形成规模,并与慈善组织合作开展援助。慈善作为一项事业,开始在他心里扎根。

  所有成员对捐助的事十分慷慨,但要求却近乎苛刻。6年间,“捐友会”与很多慈善组织合作过,但最终,他们在一个叫哈尔滨市慈善总会的地方落了脚。

  嵩山路58号。在这幢反复被修整过的旧办公楼里,换届后独立运作仅3年的哈尔滨市慈善总会只有十几名工作人员,“蜗居”在一层楼里,很多人的办公室是将原有的一间房隔成两间。无论是会议室还是办公室,用的都是其他单位10年前淘汰下来的、带有斑斑伤痕的桌椅。会里的办公经费始终从严把握,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

  总会超过一半工作人员是离退休老干部。王世龙最初发现,每当有捐助者离开,老人们总是会主动送到楼梯口。无论是网上银行还是电话捐款,这个地方永远主动为捐助者提供最便捷的途径。关键是,这个组织的很多项目,往往超出“捐友会”的想象。

  “助残行动中有一项送轮椅、盲杖的助行计划,当时很多人说,一个轮椅、一根盲杖,还有人买不起么?”然而,当一位瘫痪多年、从未坐过轮椅的老人被推出老屋,阳光下,老人干涸的双眼竟泪流满面。这一幕令王世龙感触太深。被市慈善总会“挖”到的所有受助对象,每一部脆弱的身世经历都是血肉相连。

  “捐友会”对市慈善总会的信任开始转为一种依赖。他们提出的任何一个要求,总会里立刻有人默默去安排。无论是到敬老院、孤儿院还是下农村,再艰难的调查、沟通与安排,总会所有工作人员都亲力亲为、妥帖细致,从未有过任何纰漏。能把所有款项弄得明明白白,让“捐友会”所有人满意放心,并合作两年之久,市慈善总会是他的合作者中唯一一家。

  这个小团队在市慈善总会落脚后,壮大的不仅是规模,还有所有人的初心与希望。
初心与力量

  “在反对传言时,我们也慢慢接受了其中的一点点积极因素。如果没有破除传言的力量,就不可能追究到真相。”市慈善总会表示。

  面前坐着的是一个操着上海口音、干练精瘦的老人。面对一连串敏感话题,老人的态度十分诚恳。他叫方存忠,3年前从市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便成为市慈善总会的会长。

  未正式退休前,方存忠便加入到市慈善总会。他给自己和其他几个一起打拼的老同志定的规矩是:正式退休前,义务干活,不拿会里一分钱。退休后,只拿月平均1000多元的补贴。在这个每一分钱都必须仰仗公众善意与信任的“特殊单位”里,正式员工的薪水也不到2000元。

  哈尔滨这座城市并没有令这位想法甚至有些单纯天真的老人失望。方存忠接手市慈善总会短短3天,就赶上汶川大地震捐款。当时,会里只有3名老干部,他们被安排与另外两个政府慈善组织进行募捐,但最终,市慈善总会得到的捐款数额最高。那几天,总会把所有捐赠名单通过媒体公布出来,并从别的单位借了两名会计,在捐款现场摆了一长串椅子供捐赠者休息。慈善事业在这里,原来有着极其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慈善系统的信用建立是从上到下,但瓦解却可能自下而上。面对社会上流传着许多针对慈善机构的传言,方存忠坦言,在正式接手之前,满腔热情的他便意识到,慈善一直在争议中生存。不可否认的是,一旦慈善组织的信任危机产生,所有地方慈善都应当积极作出反思,而不是沉默与回避。

  不过,并不是所有组织都有这种底气与力量。当初,市慈善总会从政府部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民间慈善组织。所有人都怀有这样一颗初心:要靠公开、公平、公正的公信力,将这个组织做得完全不一样。

  方存忠对记者说,“为了慈善事业,我想我有必要站出来说些什么。我能保证的是市慈善总会的公开透明与公平、公正,保证我们为这座城市所做的慈善事业是清白的。然后,我们将一如既往。”

-->